你们的“箱思病”好了吗?

b b b

你们的“箱思病”好了吗?

航运运价指数攀升、外贸订单纷至沓来,原本是外贸形势一片大好的表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运价大幅波动、运能供需严重失衡实为“甜蜜背后的隐忧”,直接增加了外贸企业成本、扰乱了出口计划。

航运“牛市”到来,却布满“荆棘”

2020年初,疫情打乱了国际航运市场的正常节奏,国际贸易“降温”,航运市场跌入低谷。

但从2020年6月起,国际航线运价开始上升,美国、东南亚等地区航线运价全面上涨,且涨幅空前。

进入2021年,运价上涨幅度收窄,但仍然处于高位。

运价上涨给外贸企业带来直接的成本压力,一些外贸企业迫于出运的周期延长和价格上调,不敢接长期订单。出货不及时还会面临违约风险。外贸市场“出口热”,但出运的道路布满“荆棘”。

中国船东协会副会长张守国认为,当前运价是市场供需调节的结果,运价高是全球性现象。

疫情暴发以来,以运力和集装箱为主的航运资源紧张是全球性的,资源供给相对于持续旺盛的市场需求,出现了整体性不足。

比如,对于远东欧洲航线,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出口市场运价也大幅上涨,有的甚至超过了国内市场运价的涨幅。

航运“牛市”十年未遇,为了抢抓这一机遇,航运公司全面投放运力,并采取非常规措施,如租用多用途船运输集装箱货物等,设法缓解运力短缺问题。

2021年1月,全球集装箱市场总体投入运力为2336.3万标准箱,运力规模已回到2020年1月全球疫情前的水平。

截至2021年2月26日,全球集装箱市场运力近2400万标准箱,同比增加了3%,比疫情前运力增加约70万标准箱。

张守国认为,尽管运力已经全面投放,但运价回落将有一个过程,具体时点取决于疫情防控形势、经贸形势以及物流运输体系各环节因素。

一场“箱思病”,刺痛航运产业链

航运运能包括船舶和集装箱,目前,各大航运公司已经大力投放运力,市场不但“缺船”,更严重“缺箱”,一场“箱思病”困扰着航运业。

由于海外疫情尚未得到控制,欧美澳新等目的港不断有从业人员感染新冠肺炎,导致劳动力短缺,从而使得港口、仓库、堆场、内陆运输等各个环节操作效率降低,码头拥堵,船舶、集卡、仓储等物流周转效率大幅下降。

码头拥堵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船舶利用率降低,集装箱周转效率降低。

目前市场的单船周转次数已从2019年的170次下降至121次,欧美主要市场集装箱周转效率比疫情前大幅下降20%以上,国外一些重要港口的空箱堆存量是正常水平的3倍。

在此情况下,空箱无法及时调回,一时间导致国内用箱骤然紧张,推动运价在短期内快速上涨,并出现“一箱难求”的紧张局面。

除了流转出现障碍,突然暴涨的集装箱需求让生产企业也始料未及。

同时,集装箱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供应不足是另一“瓶颈”问题。

受造箱市场供需关系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空集装箱价格从2020年初的2000美元/TEU攀升至2021年初的3500美元/TEU。

原材料供应及人手不足,导致集装箱到货时间无法保证,进一步加剧了航运运价上涨。

市场行情瞬息万变,这一轮航运市场波动让外贸企业看到,通过合同条款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性。

张守国建议,中国外贸企业在签订贸易合同时,要增加对运输权的掌控力,在贸易合同中争取进口离岸价(FOB)、出口到岸价(CIF)条款,从而提升海外直达终端客户的物流配送服务能力,降低运输成本。

同时,货主企业要与船公司签订长期运输服务协议,以平抑市场波动风险,避免即期市场的运价暴涨,更好地做好货主企业外贸运输物流的统筹安排。

support

免费店铺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