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有望迎黄金发展期

b b b

供应链金融有望迎黄金发展期

10月20日,广州港集团首个持牌金融机构——广州港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正式开业运营,并开出第一单。这是广州港对外借助自身产业金融服务枢纽地位,打造的港口特色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就在同一天,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西部陆海新通道融资结算应用场景启动仪式宣介会也在重庆召开。

其实近年来,在金融监管趋势日渐严格的环境下,供应链金融逐渐成为一支生力军,如今已逐渐深入到各个领域。今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实施意见》中就提出,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对物流企业融资支持,鼓励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依托核心企业加强对上下游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就在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也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司法部、商务部、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外汇局八大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供应链金融越来越被重视。

什么是供应链金融

在探讨供应链金融火爆原因之前,让我们先来弄懂一个概念,到底什么是供应链金融?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宋华给供应链金融下过一个概念:供应链金融是一种集物流运作、商业运作和金融管理为一体的管理行为和过程,它将贸易中的买方、卖方、第三方物流以及金融机构紧密地联合在了一起,实现了用供应链物流盘活资金、同时用资金拉动供应链物流的作用。

业内人士认为,这个概念最关键的信息是说明了供应链金融是集合信息流、物流、商流、资金流于一体的金融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核心企业、中小微企业、供应链金融平台、金融机构等等都各自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更加生态化,彼此相互监督与制衡,形成了一套稳定的金融体系,让风控变得更容易,资金去向更清晰。

供应链金融的模式被笼统称为“1+N”,银行根据核心企业“1”的信用支撑,以完成对一众中小微型企业“N”的融资授信支持。国内从供应链金融1.0的“1+N”商业模式发展至今的供应链金融3.0 "N+N"。供应链金融1.0:以人工授信审批为主,一事一议,所以无法借助科技手段达到批量获客。供应链金融2.0:以银企直联为核心,银行除了可以依托了核心企业的信用对上游供应商与下游经销商授信外,还可以达到批量获客目的。供应链金融3.0:以三流合一平台为核心,整合商流、物流、资金流成为三流合一的信息平台,银行打破了二八定律。

专家分析,供应链金融与传统金融主要有三方面的不同:第一,管理要素不同。传统的银行借贷,特别关注企业的财务报表,而供应链金融不同,它评估的是个整个供应链的信用状况,加强了债项本身的结构控制。第二,流程、产品不同。传统的银行借贷只是简单的资金借贷,而供应链金融不仅仅是金融和融资,更是流程优化方案和成本降低方案。第三,组织结构不同。传统银行借贷一般参与主体只有商业银行等信贷机构和中小企业双方,有些也需要第三方担保人的参与,而供应链金融的结构是将产业当中的买方、卖方、第三方和其他所有利益相关者、金融机构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结构性建设。

重要性日渐凸显

对于八部委发布的《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业内分析国家如此重视对供应链金融企业的正向引导的原因是因为它背后服务的是我国大量的中小微企业。供应链金融企业能填补8%-20%的融资利率空缺,弥补金融服务的空白。可以说,供应链金融企业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阀门,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跨界融合。

专家表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具有“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发源地。

而遍布全国超过3000多万家的中小微企业,已经成为了民营经济的重要支撑,但是,它们的发展饱受融资难融资贵的困扰,这主要是源于金融市场存在严重的信用不对称难题,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规避贷款风险,需要企业资产抵押并付出较高的贷款成本以求绝对保险。

不过,供应链金融在企业供、产、销各个环节构造以产品为主体、信用为基础的融资模式,较好地克服了信用不对称等问题,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与企业建立战略性合作,对企业放心贷款,企业也可以获得低成本资金,变过去“锦上添花”的银企关系为“雪中送炭”,既保证了银行的利益,也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另外,发展供应链金融,也是拓展金融行业发展空间的有效途径。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包括存货融资、预付款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等三种类型,据测算,到2020年,基于国内供应链可以形成的有效资金需求在10万亿左右,国际供应链的有效资金需求在10万亿左右。

如果按照金融产品分类,一是互联网+保理、应收账款、仓单、票据贴现、信用证、买方信贷、卖方信贷、证券化等传统供应链产品市场规模在5万亿左右。二是资产证券化中心、智能化物联网保兑仓(流动资产银行),跨国供应链等超金融市场供应链产品市场规模在8万亿左右。三是大数据供应链金融中心、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中心、消费供应链金融中心,共享供应链金融中心等互联网+财务形成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市场规模在7万亿左右。可以说供应链金融是我国金融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支撑。

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供应链金融在我国已经发展20多年了,那么,接下来,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呢?

专家表示,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线上化是大趋势。电商平台的兴起和供应链信息化程度的提升,使得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速度和受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从而诞生了在线供应链金融新的表现形式。目前,许多商业银行正尝试自建或者与电商平台合作开展线上供应链金融。各参与主体通过建立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实现资源整合,优化物流链、资金链和信息链,为大型企业和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和定制化的金融服务。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掌握到了供应链融资过程中的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从而具备了衡量借款企业实际的还款能力,从而为解决金融业务中核心的风险定价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供应链金融发展走向垂直化和细分化。供应链金融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必然衍生出不同的行业特性,这将促使供应链金融向更垂直细分、更精准、更专业的方向发展,产业在线金融的综合服务将逐渐走向成熟。各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需要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具体需求来为其量身定做金融服务,提供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供应链融资产品。未来将会有更多的细分行业供应链金融模式或平台提供者出现。

大数据将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得到充分体现。大数据的应用或者说是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是在“互联网+“浪潮下的供应链金融未来发展的另外一大发展趋势。大数据在供应链金融业务领域的应用可以快速地帮助各参与主体进行大量且非标准化的交易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并且可以帮助参与企业节省成本,提高信息利用效率以及提供融资服务的实现效率。

当然,大数据离不开云处理,云处理为大数据提供了弹性可拓展的基础设备,是产生大数据的平台之一。除此之外,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计算形态,也将一齐助力大数据革命,这些都将让大数据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发挥出更大的影响力。

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孙扬认为,互联网和产业链融合才能实现融资线上化。供应链融资结算线上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核心企业的产业链数字化程度较低,金融机构做融资线上化还是有困难的。本文认为,供应链的信息化、数字化以及和实际生产流程的合一,是未来数年产业链迫切要做的事情。未来有可能会出现一种趋势,具有较强数字化基因的互联网企业将加速和线下产业链的融合,一方面增加互联网服务的内涵,另一方面提升产业链运行的效率。苏宁零售云、美团、滴滴、美菜网都是这个线上和线下融合的典范,这将催生产业互联网。未来的“三查”线上化,也将提升金融机构对于远程KYC、线上自动化尽调报告、线上审批、线上风险预警等金融科技的需求。

但专家们普遍认为,未来中国的供应链金融有望迎来发展黄金时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金融监管趋势日渐严格的环境下,供应链金融逐渐成为一支生力军,如今已逐渐深入到各个领域,对我国企业和金融行业的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深圳市我的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官网:https://www.cargofee.com/————

support

免费店铺诊断